从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所想到的----学习《大智慧》心得体会
发布日期:2012年11月02日 来源:网站原创 阅读:3765
分享到:

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。它包括了医学、戏剧、书画、星相、数术等等。国学的分类很多,一般以学科分,应分为哲学、史学、宗教学、文学、礼俗学、考据学、伦理学、版本学等,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。以思想分,应分为先秦诸子、儒道释三家等。国学以《四库全书》分,应分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。华夏五千年,中国国学常盛不衰,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。国学就像一块瑰宝,有我们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,其中的奥妙与神奇更令后人不能一语道尽。  

今天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翟鸿燊教授讲的《国学与大智慧》的音像教学, 在这次教学中,翟鸿燊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的深刻内涵,使我们茅塞顿开。“上善若水”这四个字,出自于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…….”它的字面含义是:最善者的品行,如同水一样, 可以滋养与造福万物,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……。而“厚德载物”语出《周易》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意思是说,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。人有聪明和愚笨,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,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。农夫不因土壤贫瘠而不耕作,君子也不因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。天地间有形的东西,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,从来都没有什么物体不是承载在大地之上的。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“坤”的意义,以厚德对待他人,无论是聪明、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。 

我认为,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这两句话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对人、对事的包容和宽忍。在当今社会里,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无论是在平面媒体,或者公共场合,不时都能看到。当时我也纳闷,这两句话为什么出现的频率这么高?通过学习,现在恍然大悟。原因是这两句话的内涵目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,社会需要中华民族的道德回归。  

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,确实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大崛起、大繁荣,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大提升。但市场经济的无情竞争法则,以及眼花缭乱的消费现象,分配方式的多元及差距的扩大,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。社会道德的伦丧,各种矛盾的激化,已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、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变的越来越不和谐,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。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,拥有几百年的历史。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才经历了30多年的时光,并且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,他肯定有不完善的地方。但现在社会上的不和谐、不稳定因素,不完全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错。我认为,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文化的融合上出了毛病。   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耕时代,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,分配差距不大,生活节奏缓慢,人民心里矛盾的抚慰有足够的过度时间,社会矛盾的显现形式不那么激烈。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,在中国,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经济时代并存,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非常迅速,社会变革日新月异,利益格局千变万化,老的一代人的价值标准、道德观念由于认识上的惰性,一时很难适应变化的形势;年轻的一代,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,新的道德标准又未形成,个人的社会定位的不确定性,导致思想狂燥,行为偏激。加之社会变化迅速,人们没有足够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心态,安抚心里的创伤,个个都象吃了火药似的,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,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的因素。  

翟鸿燊教授的国学教育,不失为一种绝好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好教材 ,首先,他让人们 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民族,他具有优久的文化底蕴,有一套完整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观念,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,也涌现出不少践行和谐社会的先贤,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,我们具有无比的民族自豪感。回过头来,再来学习先人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谆谆教导。先人说了:“最善良的 品行,如同水一样,可以滋养和造福万物,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”。先人又说了:“以厚德对待他人,无论是聪明、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”。世界上任何东西,无论聪明和愚笨、给予和索取都是相比较而存在,今天你是强势,明天也可能就成为弱势,当你是强势的时候,以友好的心态对待弱势,到时你也会得到回报,因为谁也不敢担保自己永远不会走下坡路。   

其实,对人宽容、忍让,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。有人说:容人就是容自己,你容的下形形色色的人,就是在内心深处,悦纳一个又一个自己。最后看起来像是容下了别人,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松了绑。一个人若是斤斤计较,必然使自己拘于得失,困于得失,眼光流于琐碎与浅近;一个人,若睚眦必报,必然会让自己处于小肚鸡肠,滞于浅仇深怨,心性也会陷于入局促和偏狭。   

这次的国学教育使我深有感悟: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,我作为一个企业员工,学国学可以修心养性,从中获取智慧,品味人生之真谛,体味万物运行之玄妙;再读之,可领悟其中“和”之妙道,道发自然甚至可窥视潮起潮落之轮回。从其中汲取营养,修心、养心、静心,寻思人生价值,参悟儒家的进取、道家的无为、周易的精妙、法家的权谋、兵家的智慧,并延伸开来,从而理解企业“财与利”、“战与谋”、“成与败”、“攻与势”、“主与将”、“长与久”之道,用国学的精神,为企业注入腾飞之气象,成就完美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