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不是吝啬,也不是只有穷人家才有的,只要明白“勤是致富之根,俭是治家之本”这一道理的人,都会拥有这一美德,并传为家风、家道。唐朝李商隐在《咏史》中亦有名句: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。以前为鉴,大至国家,小到公司、团体、家庭和个人,亦复如是,惟崇俭可以长久。
反观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,他在吃饭的时候拿着一双象牙筷子,他身边就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大臣就想到:国家会有大难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想到商纣王手里拿着象牙筷子,就会配上犀牛角做的玉杯,象牙筷子跟玉杯肯定要配上黄金的盘子,那黄金盘子里面总不会放两块豆腐吧,会是山珍海味,吃着山珍海味总不会穿一件T恤衫吧,会穿绫纙绸缎,穿着绫纙绸缎总不会住在一个木屋里吧,那就要建造豪华的宫殿,这一切的享受,就要花一大堆钱,这一些钱就要从人民的血汗中去搜刮,人民连养活父母妻儿的钱都没了,那肯定要起而讨伐。
再观今天奢侈浪费的社会风气,受西方欧美的不良影响,衣履服饰,饮食享用,无不穷奢极侈,无止境的欲望越燃越烈,我们学到花钱、学到挥霍。许多人盲目地追求名牌服饰、尖端的电子产品、高级轿车、豪宅等。有的人为满足对各种物欲的奢望,盲目用信用卡透支消费,误以为信用卡上的钱就是自己的,每月需偿还的借款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人不在少数。所以人一奢侈,这欲望就随之打开,没有了节制,深不见底啊!
仅从国人餐桌上的浪费就可略见一斑,全国每年倒掉的饭菜高达2000亿元。有两次我在用餐的时候走进了中学校园的餐厅,那一幕让我真的很痛心!我们说现在的孩子实在是太享福了,在学校连自己的碗都不用洗,吃剩了还不要麻烦自己去倒在泔水桶,就放桌子上就行了,有的干脆把饭菜直接撒到餐桌上,碗一放,走了;有的只吃了几口就放那儿了;有的剩了一半或是还有一些没吃完就不要了;有的好像是吃完了,但是他就要多多少少剩几颗在碗里,总之就没几个孩子能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,餐桌上一片狼籍。真的心疼啊!我想我们的孩子还没有为社会、为家庭服务的能力,有何德何能,有何资格这样浪费。虽然食堂墻壁上也写有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但有谁知晓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农民,将生命的力量和汗水源源不断地播撒在土地之间,辛勤耕耘而收获呢?在此我很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农民家庭,从小就深深体悟到父母的汗水掉下来真的比粮食都大。在我们家是不允许碗中有饭粒的,也不允许倒饭菜的,除非是坏了,不能吃了。就是孩子掉在桌上或是地上的,也要一颗一颗捡起来吃下去的。从中学食堂中我再次体悟了“富不过二代”这句话的深刻含义。静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会这样呢?但是我们能责怪孩子吗?不能的。圣人云:“先人无知,不识道德,无有语者,殊无怪也”。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也是一样的浪费,不知道爱惜万物,不知道福份就在“俭约”这两个字里面。就说我们工作了,甚至都为人父母了。以前我所在项目的领导也挺关心员工的,就是要让员工吃好、吃饱、工作好、身心愉悦。食堂每餐也算是丰盛了,可是有的员工不是量己所需,取饭菜的时候总是没度,过量取了以后就吃不完,然后就乱倒,好一点的就倒在泔水桶,不好的就倒在水沟里、草丛里。那时我们项目有一家北方的施工队,他们家做的面食特好吃,我们的员工经常要他们家的馒头回来吃,可是要了来吃,吃了一两口,有的只撕破了一点皮,就看到泔水桶、水沟里,甚至我们住的那个石棉瓦的房顶上,都有白生生的馒头,挺可惜的,心疼啊!想想这馒头啊,真是来之不易,从播种到收获,有农民洒下的汗水,麦粒磨成面粉,又经过工人的加工,面粉变成了香喷喷的馒头,还得经过他们离乡背景,为了生活来到这条件特差,环境很恶劣的大山沟里,用心制作和蒸烤。一个馒头包含着多少人的辛勤付出啊!所以奢侈浪费是耗损大自然的恩赐,是对他人劳力和物力付出的无情消蚀。能不悲吗?
天地化育万物,生长出种种可供我们食用的五谷杂粮、蔬菜瓜果,让我们得以生存、繁衍,生生不息。然而,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,物质丰富了,反不能好好爱惜,造成多大的浪费啊!这不免不让我们思億古人谆谆的教诲: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”。《康熙教子庭训格言》中云:“世之财物,天地所生,以养人者有限,人若节用,自可有余;奢用则顷刻尽耳,何处得增益耶?”
有一位大智大德的老师说: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,我们今天奢侈浪费,将饮食倒入垃圾桶里,总有一天,我们要从垃圾桶里再拣出来吃的”。曾国藩的外孙,旧上海首任总商会会长聂云台所撰的《保富法》里面,有提到他身边的真实事例:有一群乞讨的老人,都是年青时很富有,因奢侈浪费、挥霍无度所致;而财富能保持长久,子孙昌盛绵延不断的,都是知道俭朴、节约、乐善好施,积德惜福而来的。宋朝名相范仲淹,出入将相几十年,所得俸禄都作了布施救济之用,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,将风水最好的苏州南园也捐献出来作学堂,家里节俭清贫,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。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公卿,而且能继承父亲传承的家道、家风。对自己俭朴,对外救济众人。范家的曾孙辈极为发达,传了数十代,直到现在,近一千年了,仍然昌盛兴旺。思古人仁厚的存心,不由想起了司马光一段很重要的话,他说:“留财於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;留书於子孙,子孙未必会读;不如於冥冥之中积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”。确实,当我们真正把这个理参透了,我们会恨之晚矣!
“勤俭节约,积德惜福”,只要我们稍稍留心,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,身边的小事就可以做。当前市场竞争的多样化,将企业的赢利空间挤成了缝隙,节约各种支出,降低成本,势在必行,应处于公司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,节约使用每一度电、每一滴水、每一张纸、每一份材料、每一份人工等。就项目而言,一是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,认真计量验收,做好余料回收;二是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,减少大修费用的支出;三是对于其他的直接费用因弹性较大,加强管理,节约开发的意义就很大;四是加强安全生产,小投入换取大节约,安全出问题,直接的、间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;五是项目各项工作应谨慎、细心、认真负责,切记不可出现工程返工现象,如果工程返工,那是公司最大的浪费。最后,我们应该敬惜字纸,将要打印的资料认真核对,确认无误后再打印,减少不必要的浪费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的地方和方法就很多了,比如:水,是生命的源泉,特别是在干旱的日子,水就更加珍贵了。在家庭用水的地方很多,只要我们稍微用心一点,水是可以重复使用的。平时剩余的茶水、淘米水、洗菜水、还有打扫卫生的水都可以用来浇花;也可以准备两只大桶放在卫生间,那我洗衣服,除了大件的东西用洗衣机,平时都是用手洗,就把洗菜水、洗衣服的水、洗澡水也积蓄起来冲厕所;洗手的时候用小水流,并用一个盆接着,也倒在桶里冲洗厕所;用完水后留心一下水龙头是否关紧。当然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,只要看到了水龙头在滴水,都应该随手关紧;下班了或者是出门,注意检查电脑、饮水机、打印机、电视机等电器是否关了电源。我们住的楼房,楼道的灯,早上起来也应该记得给关了。现在夏天,我们都还在睡觉,天都大亮了,那我是起了床,开门把门口的灯先关上,再做其他事。
节俭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,比如:将旧衣服翻新尽物用;孩子有破了的衣服,可以找一个卡通图片缝上去,很漂亮的,让孩子从小知道惜福;还有买菜不要买的太多,免得浪费;不要盲目乱买东西,可能我们都有这种经验,到商场或者是旅行了,看着琳琅满目的东西,不管是吃的、用的、穿的,盲目买一些回来,结果都不吃、不用、不穿,造成多大的浪费;用餐时一张餐巾纸也可以折叠使用多次的;总之,物尽其用,只要我们稍稍用心,随时随处都是惜福、造福、修福、积福的好道场。
今天,我们能衣食无缺,生活安定,应该加倍珍惜。当省则省,想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忍饥挨饿,有多少贫困孩子交不起学费。从我们公司做起,从我们的家庭做起,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以“崇尚俭约、积德惜福”为我们阳光道桥这个大家庭的家风、家道。